關於 AI 的一些雜談

Eric MD Tsai
6 hours ago

--

過去兩年來最熱門的話題,就是 AI 人工智慧。除了個人在投資上靠 NVDA TSLA PLTR 這幾支股票翻了倍之外,在工作的部份也是受到需要思考導入 AI 技術的挑戰。

工作的話題分兩個部份來說,首先是我從公司本業分叉出來,透過海關提單進行國際貿易業務開發的系統 i-Trade,目前除了基本的逐月統計、客戶統計、類別統計等功能之外,還有提供進階的市場分析、訂閱新提單和推薦相似買/賣家功能等。

會往海關提單著手,除了 1) 為了找出不要和本業太類似,但是能利用本業的領域知識為公司建立更穩定的營收成長和 2) 本業這部份累積的數據看起來無法使用,但是在可以購買到的數據上是以海關提單最有值得往下開發的潛力。

以一個開發系統來說,第一個步驟已經到了一個結果,以垂直整合來說,我覺得下一個階段要開始進行 Outreach 的工作,也就是整合連絡人的方式,讓使用者可以直接在系統上得到相關職位的連絡方式。不過這個部份就踢到了一塊大鐵板,買家的部份,以網路上主要的供應商,像是 RocketReachZoomInfo 等,他們都不能同意將連絡人資訊提供給第三方,也就是說我不能買了之後再轉手,但也沒有得到一個統一的說法為什麼不行。

另一個部份就是賣家的部份,賣家的連絡資訊無法簡單的在網路供應商中找到,可能的原因是這些賣家大多都是來自中國、東南亞的國家,相對要尋找連絡人資訊的難度高上許多。由於目前我還在單兵作戰的階段,這兩個問題看起來都還不是我能解決的,就只能先放著看怎麼解決。

那 AI 能幫助我什麼呢?目前的想法是去解決前端功能限制的問題。目前這個服務還是停留在 Web 2.0 的前後端設計,前端能呈現什麼資訊取決於我這個開發者對需求的理解,但是我相信真正在這個業界的使用者,像是採購,業務或是報關行等,他們應該要能從海關提單中攝取出更多有用的資訊。因此,跳脫出前端設計的思維,轉換成對話式的界面,說不定能讓使用者得到他們比較想要的資訊。

目前正在嘗試的,是去實作 Table Question Answering 的機制在 i-Trade 上,簡單的來說是讓使用者發問,由大型語言模型 LLM 理解,並且產生資料庫查詢的語法,在後端查詢後將結果傳給大型語言模型產生回覆給使用者。會採用 Table Question Answering 這種比較限制的作法,主要是因為要串接的海關提單數量是超過四千萬筆,無法透過普通的 RAG 方式進行微調。至於結果會是如何,或許再用一篇新的文章來介紹比較合適。

但是我覺得在目前的時間點,大型語言模型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個高原期,不需要再等待有跳躍式的進步,反而是應該要基於現在的成果盡快開發有市場區隔的應用,快點拉開和相似競品的差距。這點由美國幾個科技巨頭的 CEO 所發表的言論差不多,Google 的 CEO 也說,透過 Transformer 所能得到的效率已經不會再好了。我是蠻期待接下來軟體能帶來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,滿街都是 Palantir 的日子不遠矣?

除了在 i-Trade 這邊的工作之外,另一個在 2025 年的發展應該是在代理人部份會有很大的進展。這部份我自己認為是可以加速公司內工作效率的一個機會。

在資本主義市場,有效率是一個永遠在追求的目標,無論是增加收入(如我開啟了新的領域)或是縮減成本,都能讓公司這個個體得到更多的營收。以我們公司來說,三十年前靠著業務拎著皮箱出國尋找機會,在台灣尋訪合作的代工廠;二十年前領先同業引進了 ERP 系統(但我對這個封閉的台灣公司甚有微詞)將工作數位化,適時的縮減了不必要的人力維持高營業額低毛利,養活了公司活了下來。十年前開始設立官網接觸除了熟悉的美國市場外的客戶。

我的理解,有效率的作法,就是要自動化。自動化能在我們睡著的時候還持續工作,就像是資產一樣,無時無刻都能自我成長。以我們公司來說,十年前的動作就是把行銷自動化的一個步驟,二十年前引入 ERP 系統也是。但是自動化要能往下一步的關鍵是要能產出數據,有了足夠的數據才能做為自動化的燃料,但是我認為行銷的部份欠缺,在 ERP 系統的部份也是。

那是否是表示就沒有可以再進步的空間呢?我是沒有這麼的悲觀,在看到代理人 Agentic AI 之後,我覺得在工作流程端會有很大的變化。但這只是我的一個想法,以接單流程來說,收到客戶來信,業務向工廠取得確認的報價,在 ERP 系統上產生報價單或是成交確認書,收到客戶的回覆之後就進入生產流程。

以上所有的流程,除了我們有些工廠還是用電話或是傳真報價之外,大多數的平台都是使用瀏覽器,收信,上 ERP 系統產生文件等。現在許多代理人已經開始在 Window/瀏覽器上運作,我認為可能在未來的一年左右,業務收到信之後就可以直接讓 Gmail 產生合適的回覆,等業務選定回覆傳送之後,就會自動到下一步的採購環節,向工廠發送採購單等。這部份的效率應該會大幅度的進步,也能類推到定艙、修改訂單等。十分期待這樣子的未來,空出來的人力,就能協助公司開發更多的客戶,形成正向的循環。

或許這樣子的未來很美好,但是需要一些智慧,選擇合適的工具,還有勇氣去打破現在的流程,雖然有一些痛苦,但我覺得得到的成果會讓人驚豔的。

--

--

Eric MD Tsai
Eric MD Tsai

Written by Eric MD Tsai

Interested in data mining of international trade. Part time digital currency researcher. Worked on WebCompat @ Mozilla.

No responses y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