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裝 iMac 27" late 2009 成為外接螢幕

Eric MD Tsai
7 min readJun 17, 2020

--

東西用久了就會壞,就算是蘋果也是一樣。這台 iMac 27" late 2009 我在一出的時候就買來取代我原有的 AMD 桌機。在那之前我已經用壞了一台 iBook G4,又重回 Mac 的世界加上 27 吋的大螢幕,感覺真的是十分的棒。

那個時候沒有花大錢把規格推到頂,只有選了 27 吋螢幕,所以 CPU 還是 C2D。在三年前花點小錢進行了最常用也最有感的升級:加到 16G 的 RAM 和把內建的 1T 硬碟換成 480G 的 SSD。用到今年雖然可以升到 Mac OS 10.11,但是已顯老態,在 2020/04/30 的早上,用到一半突然就斷電,試著再開一兩次,都是有顯示白蘋果後就又斷電。這種情形最常出問題的就是顯示卡,再來就是電源供應器。

找了幾間修 Mac 的店家估了價,發現修顯卡或是電源供應器大約都要七八千到上萬元不等。既然這台 iMac 的效能已經不行了,我手上還有比較新的筆電,想來就不太值得修到可以重回系統。但是這台 iMac 的螢幕對我來說真的是非常實用,是我覺得最值得保留下來的部份,於是就產生的這篇,將 iMac 27"改裝為外接螢幕。

首先我先在 PTT 的 Mac 板上發問,的確有網友給了我一個建議,要去找怎樣的零件。我也不停的在網路上找 YouTube 影片,的確有類似的外國網友也在改裝,只是沒有看到完全相同的型號的改裝。不過看來只要有能搭配的邏輯板和控制板,應該是沒有問題的才對。

首先我先參照了 IFIXIT 的這篇拆機文,先把面板拆下來。這在三年前換硬碟的時候我就進行過,只是當時不小時把面板接到顯示卡的線拉得太大力,造成顯示卡的金手指那邊脫落。這次就非常的小心,將面板完整的拆下來。需要用到 T10 的星形螺絲起子。同時也用到 T8 的星形螺絲起子把 SSD 拆下來將資料備份。

拆下來的面板總成長這樣,拉近看面板上寫的型號

網路上也是說是同一片 LM270WQ1 的 LG 面板,可以去查一下相關資料。至於後面的 SD A2 意義不明。後來比較了一下測試板,SD A2 應該是走 eDP 輸出的邏輯板,不對的話請指教。

依照 PTT 網友的建議,我請代購上淘寶買了測試板總成,以及可以配合的電源線。辦到好是差不多台幣 2000。只不過到貨的時候才發現電源線接插座的頭是中國的規格,還好手上還有原來 iMac 的電線,剛好可以用。然後就開始往下拆。

LCD 總成旁邊不需要拆的 T10

LCD 總成的周邊有八顆 T10 的螺絲,我拆完才發現實際上是不需要動的,馬上裝回去。這八顆是鎖了一些鐵片,應該是要讓最外層的玻璃吸上去。要拆的是總成背面上方一塊長形的鐵片,保護了邏輯板。會需要拆下四顆 #2 的十字螺絲。這邊我標示了螺絲的位置:

鐵片上用了許多不同的膠帶,用刀片稍微把會阻礙的割掉就行了。不過大部份的膠帶拆除了都沒有了黏性,不要也行。我並沒有完全的把鐵片拆下來,而只是把他翹起來,可以看到原有的 SD A2 邏輯板接在面板上。

邏輯板是透過雙面膠帶固定在面板上的,在取下的時候要用點力。邏輯板的右側有一條線,在拆保護的鐵片的時候就會動到。依照 IFIXIT 的文件說明是 LED Backlight Sync,不過因為我們已經不需要這條線,完全是由新的控制板,所以取下後就不用接回去了。

邏輯板和面板還有透過軟排線連接,看起來是控制螢幕的左右兩邊,小心的把邏輯板上連接軟排線的黑色卡筍往上扳,就可以取下邏輯板,再將買來的新邏輯板以相同的方式接上即可。接完後,原有的 LCD Backlight 要接回控制板上,完成大概會像下面這張圖。

接好之後先不鎖螺絲,測試一下是否可以正常顯示,結果好像我一開始動到一邊的軟排線,結果左半邊就變花臉貓了。後來再重新接線後就正常。接好的軟排線是卡緊的,小力去拉是不會動的。我沒裝好的那邊是可以輕易和邏輯板分離,是可以很明顯確認的。

確認面板部份拆解完畢之後,就開始進行主機內部的清空,基本上是靠著前面引用的 IFIXIT 的指引拆,主要的差別是:

  1. 主要的邏輯板和 GPU 是一起拆下來的,沒有分開拆。
  2. 左下風扇和喇叭拆的順序不同,我是先拆風扇再拆喇叭,IFIXIT 是反過來。照實體的拆裝順序是要像我這樣,不然喇叭的線會被風扇擋住。
  3. 把大多數可以拆下來的線先拆下來了。

這是拆到接近完工的樣子,電源線,iSight 和一些其他的線也會再拆下來。不過依照這個方式,先試著把面板閤上去,會發現問題:

首先是為控制板原有的排線長度,我只能把控制板用原有的螺絲鎖在機殼比較空的位置。目前只有鎖一顆,會擔心到時候短路怎麼辦。

因為控制板在機殼內的壞處就是所有的接線都是在機殼內,這會造成未來要再拉線的不易。我目前是透過電源線的孔拉了 19A 的電源線和 HDMI。手上的 HDMI 的線有保護層太粗了,沒辦法從下方 RAM 擴充孔進去。目前只有按鍵的一小塊是從 RAM 擴充孔出來。

完工後從外觀上看不太出來,試了幾次發現有時候解析度會變成 1680 * 1050,多試了幾次才變成原生的 2560 * 1440。

接下就是考驗是否能再讓這個螢幕撐多久?我也不知道。但是用這個價錢換回桌面變成熟悉的樣子,無價!

2021/05/17 新增:因為之前用一用常常會發生有過電,背光有亮但是沒有訊號,連控制板的顯示訊息也沒出現,非常的怪。為了這件事我只好拆開再檢查一次但是沒有結果,不知道是單純的接觸不良還是什麼,接回去又可以用了。

不過既然拆開來了,就順便試著把兩個喇叭裝上去,控制板上有一個接頭寫 L+L-R+R- 的 4 pin,去買了一條同尺寸的 4 pin 接頭含線。喇叭端的話,黑色應該是低音正極,棕色是高音正極,相鄰的灰色是負極,用的接頭很小,把 4 pin 接頭含線硬插進去就有聲音了,我是接低音,聲音可聽,不知道換高音會不會有什麼不同,等下次有機會再換吧,或是等我想到怎麼解決高低音分流再說。

至於未來有什麼可以做的,我想的到的是 1) 改善控制板和 LED 背光,要找到地方固定;2) 把風扇拆了沒地方散熱,會不會熱當?或許靠原有鋁機殼就可以了,耐用度還要再試試;3) 如果控制板能接上 iMac 原有的喇叭就好了,這還要向賣家詢問,但這可能要改排線接頭,不這麼容易。

--

--

Eric MD Tsai

Interested in data mining of international trade. Part time digital currency researcher. Worked on WebCompat @ Mozilla.